永遠記得,2021年再次走入校園充電後,再次溫習到「經濟學」這門曾在大學時期令人沒有愛只有恨的社會科學,幸運的是這次遇到足以影響讓小編對於經濟學領域重新豁然開朗且令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老師,在其幽默風趣與深入淺出的教學風格外,其課程學習大綱中有一項是指定所有同學要閱讀來自麻省理工與哈佛大學教授所共同撰寫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這一本書並繳交小組團體報告作業。即使三年過去了,小編就此本書籍對於「經濟與選擇」的宏觀與覺察仍相當深刻。
大家是否有想過,為何美墨邊境兩個城鎮,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諾加雷斯市與一牆之隔的墨西哥索諾拉省的諾加雷斯市,兩個城鎮名稱相同、地理位置相同、氣候相似、種族結構相近,但兩個城市的平均所得、平均壽命、治安狀況與醫療資源卻南轅北轍?再者,為何美國人的平均所得是埃及與中美洲人民的十倍以上?是撒哈拉非洲人民的二十倍以上?是馬利、衣索比亞、北韓、獅子山、剛果等非洲貧困國家的四十倍以上?為何北美、澳洲、日本、紐西蘭、新加坡、南韓、台灣、西歐等國家的人民享有與其他國家人民大不相同的生活?為何一樣是歐洲人所殖民的新大陸,北美洲與中南美洲的發展卻有如此的天壤之別?是什麼樣的情況讓一些國家走到現在極度貧窮的地步?如埃及20%人口生活在赤貧中;北韓、獅子山共和國、辛巴威的貧窮人口更超過半數。哪一種制度的改革,可以改變該地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倘若我們無法從根本改變資源分配的方式,那再多的國際援助不但無濟於事,甚至還可能帶來反效果。
本書作者麻省理工經濟學教授 戴倫.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與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 詹姆斯.羅賓(James A. Robinson),透過還原世界各國的歷史以兩人十五年的共同研究成果,回答這問題:不是地理環境、不是文化因素、不是無知假說,而是「制度」,制度是國家如何組織社會來生產並分配資源的過程,決定了國家今天是否繁榮昌盛。